悬疑小说 现代都市 我乃大魏癫王完结版小说凌宁凌霜
我乃大魏癫王完结版小说凌宁凌霜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凌宁

    男女主角分别是凌宁凌霜的现代都市小说《我乃大魏癫王完结版小说凌宁凌霜》,由网络作家“凌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太极殿前。欧阳牛马突然来到了凌宁身边。“宁王殿下,伤势恢复得如何?”欧阳牛马面露慈祥,嘴含笑意,语气透着亲和。陛下已经赐婚,凌宁和楚红袖的亲事已经成定局,欧阳牛马自然把凌宁当成一家人。在欧阳牛马眼中,凌宁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要神勇有神勇,唯一的缺点就是脑袋不灵活、一根筋,做事鲁莽。但他的憨傻不是那种实心憨,若是实心憨,他断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凌宁看到欧阳牛马,也露出憨厚的笑容:“是欧阳大人啊,我的伤势没大碍,一群小毛贼而已。对了,我正想去府上拜访你呢。”“好啊,随时欢迎宁王殿下前来。”欧阳牛马热情道。凌宁道:“那晚上去,贵府的伙食怎么样?”“宁王殿下请放心,一定准备丰盛的晚餐,让殿下尽兴。”欧阳牛马笑道。凌宁的笑容更盛,笑...

章节试读


太极殿前。

欧阳牛马突然来到了凌宁身边。

“宁王殿下,伤势恢复得如何?”

欧阳牛马面露慈祥,嘴含笑意,语气透着亲和。

陛下已经赐婚,凌宁和楚红袖的亲事已经成定局,欧阳牛马自然把凌宁当成一家人。

在欧阳牛马眼中,凌宁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要神勇有神勇,唯一的缺点就是脑袋不灵活、一根筋,做事鲁莽。

但他的憨傻不是那种实心憨,若是实心憨,他断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凌宁看到欧阳牛马,也露出憨厚的笑容:“是欧阳大人啊,我的伤势没大碍,一群小毛贼而已。对了,我正想去府上拜访你呢。”

“好啊,随时欢迎宁王殿下前来。”欧阳牛马热情道。

凌宁道:“那晚上去,贵府的伙食怎么样?”

“宁王殿下请放心,一定准备丰盛的晚餐,让殿下尽兴。”欧阳牛马笑道。

凌宁的笑容更盛,笑道:“嘿嘿嘿。。。那我不客气了。”

欧阳牛马点了点头,发现四周的气氛不对劲,聪慧的他再联想到凌宁的突然上朝,于是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问道:“宁王殿下今日上朝,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凌宁眼中精光一闪。

不愧是大魏左相,敏锐性就是强,稍微的吹风草动,就被他察觉到了!

若是之前,凌宁不会多说什么,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他和楚红袖定下了亲事,欧阳牛马是绝对不会同意凌宁前往凉州就藩的。

而如果欧阳牛马阻挠这件事,反而会影响凌宁就藩的计划。

想到这儿,凌宁回道:“有事,没事的话,我可不上朝,在府中练武多好了。今日上朝,我要请旨就藩,嘿嘿。。。”

此话一出,欧阳牛马脸色微凝,于是问道:“陛下刚刚赐婚,只等选择黄道吉日,便可和红袖完婚,为何要急着就藩?”

“这是身为大魏的祖训,也是大魏皇子的使命啊。”凌宁一本正经道。

欧阳牛马猜到凌宁是被人算计了,于是问道:“殿下请旨去哪里就藩?”

“凉州。”凌宁没有隐瞒。

此话一出,欧阳牛马脸色一变,彻底明白了太子等人的阴险。

欧阳牛马心生悲凉,太子啊太子,你贵为一国储君,如此睚眦必报,绝非大魏之福。

而后,

欧阳牛马提醒道:“殿下,请你三思而后行。就算要就藩,也该由陛下圣心独裁。殿下若是在早朝上主动请旨,恐怕会让陛下陷入两难之地,这并非明智之举。”

“欧阳大人也觉得本王不该去凉州?”凌宁问道。

欧阳牛马点了点头。

虽然大魏和姜国结盟了,但凉州北面的匈奴,西面的西域诸国、各部都虎视眈眈。另外,兵权在握的安陆峰也是致命隐患。

凌宁笑道:“秦王也阻止本王,不让本王去。”

欧阳牛马暗叹,秦王那是激将法,他哪是好心啊,但他又不能揭穿秦王的真面目,再次劝阻:“殿下想为国戍边,建功立业、开疆拓土,这是好事,但微臣觉得,还是先私下向陛下说明,不要在早朝上直接请旨,还请殿下答应此事!”

说到这儿,欧阳牛马拱手请求。

显然,欧阳牛马把凌宁当成了自己人,如果凌宁不答应,过会早朝之上,他必然会阻拦。

凌宁不能让欧阳牛马破坏自己的就藩计划!

随即,凌宁环顾四周,然后移动位置,背对着太子、秦王等人,然后突然伸手,抓住了欧阳牛马的手腕,用力一握,沉声道:“欧阳大人,相信本王!”

欧阳牛马一机灵,震惊地抬头,不可思议地看向了凌宁。

此时此刻,在他的眼中,凌宁的脸上没有一丝的憨傻之气,反而就像挣脱束缚的苍龙,正舒展身形,想要腾空而起。

欧阳牛马的眼中流露出难以想象的震惊之色,但很快,他就明悟了过来,连忙低头,不让任何人发现他脸上的异色。

眨眼间的功夫,欧阳牛马便恢复了平静,回道:“好!”

凌宁松开了手,脸上再次浮现憨笑,并道:“本王晚上再去贵府打扰。”

欧阳牛马拱了拱手,退回了原来位置。

而凌霜无缝衔接地赶了过来,笑着问道:“六弟,和欧阳大人聊什么呢?”

凌宁回道:“欧阳大人请我去他府上做客,说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二哥陪我去吗?”

“我就不去了,你现在是欧阳大人的乘龙孙女婿,自然要多多亲近。没说其他的?”凌霜又问。

凌宁摇了摇头,问道:“二哥,要说其他的什么啊?”

“哦,没什么,没什么。”凌霜立即放下心里,而后又问道:“六弟心意已决,要在早朝上向陛下请旨就藩凉州?”

他是生怕凌宁忘记了,再次提醒。

凌宁点头如捣蒜,兴奋道:“当然了,我要去凉州戍守,谁也别想阻止我建功立业,包括父皇!”

“真羡慕六弟啊!”凌霜忍着笑,嘴上发出艳羡的语气。

不远处的欧阳牛马注意到这一幕,看似平稳的表情下,隐藏着翻江倒海的激动,但他不敢表露出丝毫,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就像是戏外之人。

。。。

“陛下驾到!”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随着总管太监张贤高呼,新一天的早朝正式开始。

今日魏皇的心情很不错,等待着群臣奏禀,谁知张贤的声音落下后,并没有大臣响应。

就在这时,凌宁出列,叫嚷道:“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魏皇立即挺直了身板,他以为自己看错了,但的确是那个逆子,他能有什么事情!

“你要奏禀何事啊?”魏皇心中纳闷,但在这种场合,只能出言询问。

凌宁立即道:“父皇,儿臣已经封王开府,恳请戍卫边关。儿臣听说凉州位置险要,儿臣请旨,前往凉州戍守!”

此言一出,魏皇目光一凝,然后回道:“你要戍卫边关,朕甚是欣慰,但就藩的地方我还要再思量一番,退下吧。”

“父皇,儿臣就要去凉州!请父皇恩准!”凌宁继续说道,一副你不同意我不罢休的表情。

魏皇顿怒,呵斥道:“胡闹!议政早朝,岂容你胡闹!”

这个时候,

尚书令王纯修出列,回道:“陛下,宁王殿下心系大魏,愿为大魏戍卫边关,另外,凉州地理位置险要,恰好需要一位亲王坐镇,还请陛下恩准!”

王纯修开了头,接下来,无数大臣出列,纷纷进言:

“陛下,宁王殿下神勇威猛,若是前往凉州,既能警告匈奴,又能威压西域,当今天下,没有人比宁王殿下最适合了,还请陛下恩准!”

“陛下,凉王殿下一心为国,还请陛下成全宁王殿下的报效之心!”

“…”

无数朝臣出列,纷纷为凌宁站队,包括隋国公薛青岗和安国公吴钟应。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人都是支持凌宁的朝臣。

魏皇的脸色越加阴沉,万万没想到这么多文武大臣,竟然一起针对凌宁。

而凌宁这个傻儿子还一脸的得意,似乎在说:

父皇你瞧,这么多人支持我儿臣,你还不快快答应儿臣啊。


魏皇竟然让憨傻疯癫的六殿下负责迎接姜国使团,这是要让六殿下锤死姜国使团,彻底破坏此次交流啊!

“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主和的楚江连忙进言。

“是啊陛下,不能让六殿下负责接待。”这一次,就连礼部尚书王明图也出言阻挠。

王明图不是太子一脉,而是秦王凌霜一脉,本来斡旋之下,是由秦王凌霜负责接待一事,如今却便宜了凌宁。

秦王凌霜也是一脸恼怒地瞪向凌宁,恨这个傻货破坏了自己的好事。

魏皇则反问道:“凌宁是朕的皇子,身份尊贵,有何不可?”

“这这…”

楚江张了张嘴,总不能说六殿下憨傻吧,这种事就算人尽皆知、心知肚明,也不能在太极殿内说出来,说了就是大不敬。

这时,礼部尚书王明图道:“陛下,六殿下没有接待使团的经验,所以微臣建议由秦王殿下负责。秦王殿下文武双全,经验丰富,能更好地处理两国会晤事宜。”

魏皇笑道:“王尚书说得没错,六皇子的确没什么经验。但是谁生来就有经验?都有第一次。而且有鸿胪寺少卿李文优辅佐,李文优才思敏捷、能力出众,正好能帮助他。对了,李文优呢?”

“回禀陛下,李少卿今日告假,并没有上朝。”张贤回道。

魏皇便一锤定音,说道:“早朝后拟口谕,告诉李文优好好辅佐六皇子,此事就这样决定了。对了,王爱卿、齐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说罢,魏皇看向了尚书令王纯修、中书令齐云山。

齐云山面无表情,但心中却在腹诽,陛下你都力排众议拿定了主意,还来问我作甚。

“回禀陛下,李文优稳重,辅佐六殿下正合适。”齐云山回道。

“微臣也无异议,相信六殿下一定能发扬大魏的待客之道,不会让姜国使团看笑话。”王纯修彻底冷静了下来,他故意说反话,其意思很明显,坐等凌宁闹出笑话。

魏皇点了点头,然后对凌宁说道:“听到王尚书的指点了吗?要发扬大魏的待客之道。王尚书掌管尚书省,管理六部,以后不能对王尚书无礼,要向其多多学习,明白吗?”

凌宁哦了一声,然后向王纯修拱了拱手,突然说道:“尚书大人,我正好有一个问题,想向你请教。”

“请教谈不上,六殿下请说。”王纯修倒要看看一个憨傻之人能提出什么问题。

凌宁问道:“豹房里有只动物似狼似狗,我分辨不出来,请教王尚书,有什么办法能直接分辨它的品种吗?”

此话一出,太极殿内的一众侍郎觉得自己有被冒犯到。

而王纯修面露凝色,陷入了思考。

如何分辨狼和狗?

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是不知为何,王纯修觉得有陷阱。

就连魏皇都露出思索神情。

就在这时,门下侍中欧阳牛马出列,笑呵呵道:“陛下,这个问题还是早朝之后再讨论吧,先以国事为重。”

魏皇立即明白欧阳牛马猜出了答案,既然欧阳牛马不直说,看来这个答案很有问题,于是便道:“是啊,早朝是商议国事的。凌宁,你先退下吧。”

凌宁瞥向欧阳牛马,这个老家伙竟然也看向了自己,并且对自己露出一个深意的微笑。

这位名字里带“牛马”的侍中,位同左相,是真正的为大魏鞠躬尽瘁,毫无私心的忠良。

所以凌宁回以憨厚微笑,然后拱手告退。

出殿后,东方既白,晨曦撕裂黑夜,绽放万道金光。

凌宁则在心中盘算着,利用魏皇交代的差使,完成自己就藩的目的。

这个京都暗流汹涌,朝臣割据,不陪他们玩,出去招兵买马,成为强盛藩王岂不美哉?



早朝结束,朝臣退下。

魏皇返回养心殿时,把门下侍中欧阳牛马叫上了。

“欧阳爱卿,朕看王爱卿退朝时,脸色阴沉得厉害,是何原因?”魏皇问道。

欧阳牛马笑着说道:“想来王大人答出了六殿下的提问。”

“是狼是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竟让王爱卿有如此大的情绪?”魏皇纳闷道。

欧阳牛马笑着回道:“陛下,其实区别狼和狗的办法很简单,看他们的尾巴,下垂是狼,上竖是狗。”

魏皇点了点头,心想这的确是办法…等等!

上竖(尚书)是狗?

原来如此,怪不得王纯修如此气愤。

魏皇在心中轻笑,但紧接着,便有些烦恼,忍不住说道:

“这个逆子啊,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污言秽语,这一句话不仅得罪了王爱卿,还包括六部尚书。再加上御史台的一众官员,快要和朝中半数官员交恶。再加上打了太子、秦王,更加的树敌无数。”

“这个傻孩子啊,将来如何生存?”

欧阳牛马看出魏皇对凌宁的偏爱,于是说道:“陛下,六殿下已经成年,可以开府就藩,何不…”

魏皇轻叹道:“朕也想过,但后来否决了此事,让他就藩,你觉得合适吗?”

欧阳牛马点了点头,赞同魏皇的担心,让憨傻的皇子戍守边关,就是派他送死。

“殿下,何不选择富饶之地,让六殿下做个逍遥王爷?”欧阳牛马提议道。

魏皇道:“先皇定下的规矩,不可轻易改变。更何况其他皇子都为国戍边,岂能厚此薄彼?”

听到魏皇如此说,聪明绝顶的欧阳牛马立即意识到魏皇留下自己,恐怕不简单,所以他笑了笑,没有接魏皇的话。

谁知魏皇自顾着说:“凌宁岁数也不小了,也该说门成亲。若是能找个聪慧的丫头,能管教着凌宁,让他少惹事,朕也能轻松。欧阳爱卿,你觉得呢?”

此话一出,欧阳牛马笑容一僵。

坏了,陛下这是打他外孙女的主意。

说起欧阳牛马的外孙女楚红袖,那可是名气在外,谁人不知楚红袖蕙质兰心、聪慧过人,相貌出色,文武还双全。

但如此优秀的姑娘,已经二十岁了,却还没有嫁出去。

不是楚红袖眼光高,而是因为她身高一米八。


凌宁来养心殿谢恩,就是想从魏皇身上捞好处。如今捞到了好处,自然从地上起来,然后退下,前往魏皇的内库。

打开厚重的青铜门,凌宁走进了内库。

他看到了各种奇珍异宝,让人眼光缭乱,黄金白银在这里都算是最普通的。

此刻的凌宁就像是孙猴子进了蟠桃园,恨不得全部据为己有,怪不得人人都想做皇帝。

很快,凌宁来到了魏皇收藏兵器的区域。

魏皇也是文武全才,年轻时为大魏开疆拓土,所以魏皇收藏的兵器都是上好的利器。有吹毛断发的宝剑宝刀,有锋芒毕露的长枪长矛,还有各种铠甲、盾牌和强弓。

凌宁率先拿起了一把刀。

刀是环首刀,刀锋透着凉意,泛着寒光,恐怕杀人都不沾血。

但这把刀重量太轻,不适合他。

随后,凌宁又拿起了长枪、长矛,但都不满意。这些长兵器走的是轻盈路线,并不适合天生神力的凌宁。

一番寻找后,凌宁终于看到了一把适合自己的兵器。

角落中,伫立着一柄方天画戟,长达一丈二尺九寸。战戟全身黑色,隐藏在阴暗处,只有戟锋是惨白的寒光。

凌宁抓住这柄方天画戟时,眼瞳一缩,他吃惊地发现这柄方天画戟的重量比他想象的要重,足有八九十斤。

而这个重量对于天生神力的凌宁来说正好合适!

“这把战戟有什么来历吗?”凌宁问向内库内侍。

内侍回道:“回禀六殿下,据说这把战戟的主人是前朝太子,奴婢也只是听说,不知真假。”

大魏是取大夏而代之,距离大夏被灭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二十年的光阴听起来很漫长,但是对这把战戟而言,只是平添一些灰尘而已。

这把战戟还是那么凶残。

“我就选这把方天画戟!他可有名字?”凌宁立即做出了决定,并好奇问道。

内侍摇了摇头,道:“奴婢不知。”

凌宁想了想,便轻声低喃:“既然跟了我,也算新生,从现在开始,就叫你龙雀。”

龙雀是传说中的生物,是凤凰的一种。但它不像凤凰那般绚烂,却又是凤凰中最凶猛的。

幼年时的龙雀像普通的水鸟,成年后展开铺天盖地的黑翼,日月星辰都被遮蔽,一旦起飞再不落下,是种极其凶猛又孤独的鸟。

凌宁给这把战戟取名龙雀,何尝不是自喻。

接下来,凌宁又溜达了一圈,看上了一把好弓。

这是把七石,普通人根本拉不开,但对凌宁不是问题。

凌宁还想顺走一些宝贝,但内库内侍盯得紧,只能打消这个念头了。

随后,凌宁美滋滋离开,内侍则是向魏皇禀明了情况。

“他选择了那把方天画戟?”

魏皇喃喃自语,尘封的记忆突然浮现,脑海中闪现一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霸气男子,正是前朝太子萧焱。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你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

纵使过去了这些年,想到前朝太子萧焱,魏皇依然心有余悸。

当年天下群雄并起,十八路大军反夏,号称百万大军,来势汹汹。

谁知道却被仅有二十万兵马的萧焱打得分崩离析。

那时候,叛军都绝望了,认为萧焱会挽大夏之将倾。

奈何天要亡大夏,当时的夏皇竟然猜忌萧焱,连发十二道旨意召萧焱回宫,并收回其兵权。

当大夏京都城破之时,萧焱浴血杀敌,绝望大叫:

“亡大夏者,吾父也!”

可想而知,当时萧焱的绝望。

感慨间,魏皇想到了凌宁的天生神力,忍不住自语:“他若聪慧一些,那该多好啊。”

。。。

东宫,主殿。

太子脸上缠着纱布,露出眼睛、嘴巴和鼻孔,像个木乃伊。

不愧是大魏的储君,运气就是好。凌宁那彪悍的体魄动手打他,太子竟然只受轻伤,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幸运。

但此刻的太子很生气,胸膛如风箱起伏,本就心胸狭窄的他得知今日早朝发生的事后,对凌宁的恨意如黄河决堤,一番不可收拾。

太子一直想促成大魏和姜国的和谈,因为这可以帮他树立为国为民的声望,并且拉拢边关将士的效忠。

其次,和姜国和谈后,可以进一步通商,届时由他的人掌控通商渠道,借此机会赚个盆满钵满。

有了足够的钱,足够的声望,便可拉拢更多的朝臣,从而为继承大统做准备。

太子已经做够这个太子了,他想更上一步。

但是现在呢?

竟然被凌宁破坏了。

“凌宁!你该死,你必须死!”

“你不死,难消孤心头之恨!”

“你不死,难解孤所受屈辱!”

“啊——”

愤怒的太子发出咆哮,而后看向了身旁站着的披甲将军,问道:“准备得怎么样了?”

披甲将军名叫段修德,掌管东宫十率中的左右内率府,是太子的心腹。

听到太子的询问,段修德惶恐道:“回禀太子殿下,还未寻找到时机,六殿下一直住在宫中。。。”

太子立即用阴冷的目光瞪着段修德。

段修德连忙道:“请太子殿下恕罪!卑职一定尽快找到机会!”

太子冷冷道:“找到机会后,动作要快准狠,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其次,要伪装好一切,不能留下破绽,明白吗?”

“请太子殿下放心,卑职谨记。”段修德回道。

太子挥挥手,这才让段修德退下。随后他也起身离开了主殿,正巧遇到了太子妃李晴儿。

“臣妾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妃欠身行礼,神情楚楚可怜,似乎惧怕太子。

谁知下一刻,正在气头上的太子突然抬起手,扇了太子妃一巴掌,骂道:“这么久了,肚子还没有动静,要你何用!孤真想休了你!”

李晴儿捂着脸,跌坐地上,忍不住轻泣起来。

她嫁给太子已经五年了,肚子却迟迟没有反应。没有子嗣,这便是太子的污点之一,代表了无法传承。秦王、燕王已经有各自的子嗣,所以经常拿这件事羞辱太子。

随后,太子甩袖离去。

太子妃李晴儿轻泣片刻,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脸上浮现一抹绝望。

。。。

鸿胪寺。

李文优今日染病,便告了假,没有参加早朝,没想到就一次没去,竟然发生了那么多大事,自己还摊上了一个烫手山芋。

不过李文优不是一个遇到问题就喜欢推卸问题的人,相反,他喜欢迎难而上,根本不怕得罪权贵。

在李文优看来,和姜国和谈弊大于利,一旦姜国的皇权权柄顺利过渡,三到五年后,姜国新皇便会暴露凶相。

反观大魏,想到三到五年的时间内赶超姜国,根本不可能,反而会被安逸的生活侵蚀。

所以李文优和欧阳牛马一样,不主和,而是主战,趁着姜国皇权更迭,皇权不稳之际,直接出兵,不仅能收复丢失的失地,而且还能扭转劣势。

之前的他没资格参与这件事,但现在有了资格,他决定一定要牢牢抓住。

而眼下,六殿下便是关键。

就在李文优思考时,一位身材高挑,女扮男装的英气女子求见:

“楚红袖拜见李大人!”

李文优已经见过欧阳牛马了,知道楚红袖来此的目的,于是笑道:“楚小姐免礼,以后还要麻烦楚小姐担任幕僚,为接待姜国使团出谋划策。”

“李大人言重了,叫我红袖便可。能为国效力,是红袖的荣幸。”楚红袖笑着说道。

李文优点了点头,笑道:“红袖姑娘稍等,带我拟个章程,便一同去拜见六殿下,商量接待一事。”

“好。”楚红袖应道。

其实楚红袖也很纳闷,不解外祖父为何让她参与这件事。

谁知下一刻,

鸿胪寺的官吏匆匆赶来,向李文优禀道:“少卿大人,六殿下来了,指名要见你!”

李文优和楚红袖对视一眼,没想到这位六殿下竟然主动来了,看起来风风火火。

这也引起两人的好奇。

都说这位六殿下憨傻,连太子都敢揍,那接下来见面,是闻名不如见面,还是见面不如闻名?


东宫主殿。

太子得知陛下册封凌宁为宁王后,便决定把凌宁发配到贫瘠的恶地。

但如果由他来操作这件事,便明显是报私仇,陛下不会一个心胸狭窄的储君,所以他便请来了凌霜和凌宇,一起商量此事。

面对太子的询问,凌霜迫不及待地说道:“太子,让他去朔州如何?”

“朔州乃北部边陲,防备匈奴,战事频繁,劲旅内徙,据说那里荒山秃岭、岩石裸露、大风频繁、遍地起沙的荒凉景观,的确是个好地方,嘿嘿…”凌宇禁不住笑了。

谁知太子却道:“朔州的环境够恶劣,但随着大魏日渐强盛,匈奴不敢南掠,所以老六去朔州,恐怕勇猛无用武之地。”

凌霜心中了然,这哪是担心凌宁无用武之地,而是担心凌宁死得太慢。

想到这儿,凌霜又道:“那莽州呢?”

朔州在大魏的北方,那么莽州就在大魏的西南边陲,和姜国、南诏国接壤。

那里植被茂盛,多山川河流,大批的原始森林,去那里不是戍守,而是做野人。

但太子依然摇头,道:“老六生性中带着野性,去了莽州恐怕是猛虎入山林。天天狩猎,快乐逍遥。”

凌霜点了点头,随即皱眉细想,大魏那么多州,还有比朔州和莽州更恶劣的地方?

“太子,你有什么推荐吗?”凌霜问道。

太子嘴角泛起一抹冷意,吐出四个字:“凉州如何?”

凉州?

凌霜和凌宇一愣,紧接着便眼前一亮。

凉州位于大魏西北角,论及环境的恶劣,不在朔州之下,若论位置的险恶,更在莽州之上。

凉州往北和匈奴接壤,没有长城依托。往西是西域各国,往南是姜国,三面受敌。

不管是哪一国入侵,凉州必是最先被进攻的地方。这些年来,凉州丢失又被夺回来,夺回来又丢失,不停地易主,可想而知那里的凶险。

“还是太子高见!凉州极好!正好让老六有用武之地,哈哈哈…”凌霜忍不住开怀大笑。

“没错,凉州是个好地方。”凌宇也赞同道。

另外两人还心照不宣一件事,那就是现在的凉州卫大将军安陆峰桀骜不驯,因为镇守边陲,已经有将不再军令有所不受的苗头,如果凌宁去凉州就藩,安陆峰会怎么对待凌宁?

结果不言而喻。

看到凌霜和凌宇都同意,太子却道:“接下来,就是如何说服陛下了,陛下宽仁,对憨傻的老六颇为宠爱,想让父皇同意他就藩凉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凌霜灵机一闪,突然说道:“我有一个妙计,可以促成此事。”

“哦是吗?速速说来。”太子大喜。



凌宁回到居住十年的碧池院,看着这里熟悉的一切,再过几日,终于要离开这里。

贴身太监徐坤高兴得热泪盈眶,带着其他太监收拾东西,只等内务监准备好王府,便能跟随殿下出宫。

像凌宁这种突然封王的亲王,没法给他修建新王府,基本上都是从查封的府邸中挑选一个合适的,修缮之后便当做王府。

而像凌霜和凌宇,他们八岁就封王,他们的秦王府和燕王府就有时间修建,格外的壮观大气。

凌宁也不在乎自己的王府,本来就是过度使用,因为用不了多久,凌宁便要就藩,这里的王府便是个象征。

“你们收拾吧,我去豹房转转。”

凌宁说了一声,便去了豹房,陪着阿黑和阿香玩了一会,然后才离开豹房,途经御花园时,没想到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只见一位背影娇弱的女子坐在水塘旁的石凳上,看着水里的鱼儿嬉戏。

凌宁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随行的宫女和侍从,看来是退下了,女子想独自静一静。

按理凌宁的性格,不会上前,但是想到自身和她的渊源,以及她现在的身份和处境,凌宁考虑后,还是走了过去。

而当凌宁来到她背后时,却意外地发现她低着头,泪珠正在坠落,整个人显得楚楚可怜。

“晴儿姐!你怎么哭了?”

凌宁便假装没看到,也没有离开,而是直接问道。

李晴儿一慌,慌忙擦掉泪珠转过身来,这才看清身后的人是凌宁,她脸上挤出一个微笑,道:“六殿下,恭喜你,听说你被册封为宁王了。”

看着她红红的眼睛,凌宁道:“晴儿姐,是不是太子又欺负你了?我去锤他。”

“别去!我没事,我,我只是想我娘亲了。”李晴儿连忙阻拦凌宁,并且找了个理由。

凌宁坐在石凳上,也憨厚道:“我也想我娘亲了。”

说起两人的渊源,那就不得不提两人的母亲。

凌宁的母亲和李晴儿的母亲是姐妹,感情极深,后来一个嫁给了镇北侯,一个嫁入了魏皇。

当时两人还口头约定,若是生下一男一女,便结为亲家。

凌宁母亲在世时,李晴儿和其母亲经常入宫探望,李晴儿对憨傻的凌宁格外疼爱,当成亲弟弟,凌宁也把她当成姐姐。

只是后来,随着两人母亲的去世,见面的次数就微乎其微,后来李晴儿更是嫁给太子,成为了太子妃。

李晴儿深知凌宁独自生活在皇宫的孤独和境地,听到他说也想念母亲,李晴儿的眼眶又是一红,泪珠在眼眶内翻涌。

她想起了自己母亲去世时,告诉自己若是有机会,一定要照顾单纯的凌宁,但可惜,他没有完成母亲的遗愿,几乎没帮什么忙。

愧疚的李晴儿便开导道:“六殿下,淑妃娘娘在天之灵,看到殿下封王开府,一定会欣慰的。”

凌宁沉默了一会,突然装作懵懂和好奇,问道:“小的时候,晴儿姐都是叫我宁弟弟的,你有什么话都对我说,不知从什么时候,一切都改变了。难道长大之后,就再也回不到小时候了吗?”

李晴儿顿觉心悸,少年时的记忆翻涌出来,她这几年在东宫内也受尽委屈,极不如意,缺少关爱,此刻感受到凌宁的关心,她竟然感觉了幸福,于是忍不住叫道:“宁弟弟。”

“嘿嘿嘿,你还是我的晴儿姐。”凌宁忍不住憨笑道。

李晴儿也终于破泣而笑。

“晴儿姐,我马上就出宫了,在这世界上,我的亲人不多,你算一个。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告诉我,我能帮你的,我的拳头很硬的,太子若是欺负我,我就锤他!”凌宁郑重说道。

李晴儿柔声道:“谢谢你宁弟弟,太子没有欺负我。”

谁知凌宁却道:“晴儿姐休想骗我,我都听太监议论了,说是因为晴儿姐没有子嗣,对不对?”

李晴儿身子一僵。

没想到这件丑事,连从不喜欢打听琐事的凌宁都知道了,这还真是羞耻啊。


离开张府时,楚红袖有些迷糊。

因为她觉得刚刚凌宁对张知升说的内容,明显是在算计孙琦。就凭张知升狭窄的心胸,肯定不会放过孙琦。

但殿下明明心性单纯,怎么可能想出这样的计划啊,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凌宁看出了楚红袖的怀疑,但他没有解释。

没错,这次打上张府,就是凌宁的计划之一,至于原因嘛,是凌宁看上了孙琦这个人。

凌宁正在为就藩做准备,他要物色心腹,李文优是一个,体恤下属,有情有义的孙琦是另一个。

如果张知升不难为孙琦,不打压他,凌宁如何有机会呢?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凌宁打入金吾卫的消息很快传遍京都,就连魏皇都听说了此事。

魏皇听说后,什么也没说。

凌宁的做法肯定是鲁莽的,但他也有自己的理,所以魏皇便懒得过问。

而作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张知升,则把怒气撒到了孙琦身上,让孙琦和其弟兄们也一肚子怨言。

要不是孙琦还得带人配合接待姜国使团,张知升会立即停他的职。但等事后,孙琦的官职也难保。

而经过这场闹剧后,其他部门也都不敢为难李文优了,谁也不想碰上凌宁这种只会用拳头说话的恶人。



不知不觉间,时间来到了姜国使团入京的这一天。

姜国使团距离京都还有半个时辰路程,凌宁便离开了皇宫,前往鸿胪寺准备。

只见一身蟒袍的凌宁甚是华贵,威猛中又多了几分尊贵,让楚红袖眼前一亮。

这四五日内,凌宁和楚红袖相处得非常融洽,虽然没有成为魏皇期盼的那种关系,但两人已经是朋友了。

以至于楚红袖在心中暗叹,如果殿下不傻,那真是个完美的男儿,可惜啊,人无完人。

凌宁下了马,李文优率领一众官员立即行礼。

“诸位大人免礼。”

凌宁笑着说道,目光扫视人群,认识的官员不多,最后目光落在了孙琦身上。

这几日孙琦的处境不好,所以整个人有些颓废。而这正合凌宁的心意,更加方便日后招纳他。

“殿下,时辰不早了,我们出城吧。”李文优笑着说道。

凌宁点点头,还不忘提醒李文优:“李大人,说好的让我锤姜国使臣,别忘了。”

“哈哈哈…殿下放心,没忘。”李文优忍不住笑了,一旁的楚红袖也忍俊不禁。

随后众人从西城门出城,在城外三里列阵。

两炷香后,官道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姜国使团来了。

距离由远及近,看得越来越清晰。

那随风裂响的旗帜上面是无数星辰,随风飘扬,正是代表姜国皇室的星辰旗。那装备精良的骑兵,浩浩荡荡。整个使团井然有序,无不说明姜国的强大。

作为雄踞一方的强国,果然不能小觑。

当年大夏灭国之际,要不是姜国老皇帝追求长生之道,十年没上早朝,并否决了侵吞大夏国的计划,恐怕大魏都建不了国。

就算姜国没有侵吞大夏国,也侵占了大量土地,一直以来,大魏将士无不盼望着收复失地,所以魏皇又怎么能轻易求和呢?

这次姜国主动求和,势必会拿出诚意,凌宁有不好的预感,如果诚意够多,再加上朝臣进言,恐怕魏皇也会动摇。

算了,和不和谈对凌宁来说无关紧要,他就藩的目的马上达成,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想到这儿,凌宁回望身后,只见孙琦和金吾卫也抬头挺胸,摆出了气势。面对外敌,绝对不能输了气场。

与此同时。

姜国使团最前面,有一辆华丽的马车,由五匹高大的战马牵引。

《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可见这辆华丽马车内坐着姜国一位重要人物。

就在这时,一只纤纤玉手伸了出来,将车帘撩开一道缝,一双清丽的美眸正朝外观望。

马车旁有位骑马的魁梧男儿,他立即上前,恭敬说道:“殿下,大魏太过分了,竟然派遣一位憨傻的皇子出城迎接,简直不把我们姜国放在眼中。”

下一刻,慵懒的女声传了出来:

“魏皇野心勃勃,并无和谈之意,他等着姜国内乱呢,以便于他收复失地,甚至反攻姜国,所以派遣一个憨傻皇子迎接很正常,不必介怀。另外,遇到刁难先忍一忍,任务要紧。”

“属下明白。”魁梧男儿正色道。

交谈后,使团队伍已经来到了大魏一方面前,而后停了下来。

李文优在金吾卫的簇拥下,走到姜国使团队伍前面,拱了拱手,笑声朗朗:“本官李文优,乃鸿胪寺少卿,奉我朝皇帝旨意,听六殿下差遣,前来迎接姜国使团。”

姜国一方走出一位文雅的男子,拱手笑道:“李大人幸会!在下季枫,奉我朝陛下之命,护送明川殿下前来贵国拜访。”

说罢,孔宣递上一份名帖,名帖并非国书,国书是献给魏皇的,名帖是此次使团的名单和一些注意事项,以便于鸿胪寺进行招待。

李文优脸上惊讶之色。

季枫便是姜国的礼部侍郎,按照之前的沟通,季枫便是此次姜国主使,但是现在呢,主使臣竟然另有其人,而且还是姜国鼎鼎有名的明川殿下。

这位明川殿下虽是女子,但聪明绝顶,深得姜皇信任和宠爱,世人都说,若明川公主是男子,必能继承大统。

这一次,姜皇竟然把她派来了,可见对这次会谈的重视。

另外姜国也够阴险,不声不响瞒得这么严密,让大魏一方措手不及。

不过李文优面不改色,接过名帖后,转身呈给了凌宁,禀道:“殿下,情况有变,魏国主使是明川公主。”

凌宁接过名帖扫了一眼,脑海中闪过明川公主的资料,而后装傻道:“公主?姜国派来个女人?”

“殿下,传闻这位明川公主是皇后所出,乃姜皇嫡女,从小便显露出聪慧,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被姜国人盛赞为姜国第一才女。不仅是文采,这位明川公主足智多谋,有运筹帷幄的手段,不可轻视之。”李文优连忙解释道。

凌宁装作不以为意:“女子嘛,不管多强也是女人,走,去见见。”

说着,凌宁上前,来到了最前面,对着华丽马车叫道:“明川公主,怎么还不出来?还让我亲自给你撩帘子吗?”

此话一出,身后的李文优、楚红袖已经意料到了,毕竟殿下就是如此直接。

但是落在姜国使团耳朵里,立即面露愤愤之色,认为凌宁无礼,冒犯他们尊贵的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