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永生永生的女频言情小说《分家后,我越过越富李永生永生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放下了诺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牛娘已经热泪盈眶了,一百四十文,做梦都不敢想啊!“永生娃,婶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本以为能卖个二三十文,要不我们拿五十文吧!都是你的本事赚的钱,婶婶拿着心里有愧”。来到僻静的街道,李永生数了一百四十文,一股脑的递给了婶婶。“婶婶,我早说过,我和大牛是兄弟,我们亲兄弟,明算账,我不会让大牛吃亏的”。父亲接过布包的手有些颤抖,五百文,给了大牛娘一百四,还剩三百还是多少,该死的,怎么越算脑子越乱啊!有了钱,两家放心的赶大集了,大米,猪板油,花生油,盐巴,买的都是生活的紧缺物资,两家还都买了些糖果,大牛娘不由分说给李永生和小舒都塞了半口袋。回去的路上充满了喜悦,李永生含着糖块,接受着两家大人的夸奖。“哎呀!这不是永生娘么?怎么着,快过年了,...
“永生娃,婶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本以为能卖个二三十文,要不我们拿五十文吧!都是你的本事赚的钱,婶婶拿着心里有愧”。
来到僻静的街道,李永生数了一百四十文,一股脑的递给了婶婶。
“婶婶,我早说过,我和大牛是兄弟,我们亲兄弟,明算账,我不会让大牛吃亏的”。
父亲接过布包的手有些颤抖,五百文,给了大牛娘一百四,还剩三百还是多少,该死的,怎么越算脑子越乱啊!
有了钱,两家放心的赶大集了,大米,猪板油,花生油,盐巴,买的都是生活的紧缺物资,两家还都买了些糖果,大牛娘不由分说给李永生和小舒都塞了半口袋。
回去的路上充满了喜悦,李永生含着糖块,接受着两家大人的夸奖。
“哎呀!这不是永生娘么?怎么着,快过年了,也来置办些年货啊”!
四个女人,老宅的妯娌四个,一人挎着一个篮子,应该是去赶集,说话的是大伯母。
母亲没有说话,和二伯母点了点头,父亲挑着担子一言不发,头不抬眼不睁的过去了,大牛娘跟着挑担子的儿子也错过去了。
见母亲不说话,大伯母变本加厉。
“永生娘,老三和这个寡妇走的很近啊”!
“老大家的,不用操心太多,路上雪滑,小心摔倒了”。
“你好咒我,果然是贼偷家的老婆,嘴上也不干不净”。
见母亲气的发抖,李永生上前一步。
“大伯母,今天赶集碰到了王员外,我感谢了他不告官的恩情,谁料王员外心里明白的很,说根本不相信我父亲会拿玉佩”。
大伯母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看着想要发疯,李永生继续说道:
“王员外还说了,我们一大家子谁能干出那种事他心里有谱,还说王童生交友不慎”。
李永生看着大伯母脸色气成了猪肝,感觉非常痛快。
“娘,走吧!不要和不相干的人生气,不值得”。
大伯母张了几次口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大家都心里明白,都是自己人,装也没法装,那个王员外真是瞎了眼,亏的一家男人考虑了一晚上想出的好主意。
剩下的路有些沉闷,母亲犹豫了片刻开口了。
“永生,以后尽量不要插嘴,要不别人会说你不敬长辈”。
“娘,这样的长辈不敬也罢,我们过自己的日子,他们不找茬懒得管,要是找茬不用让着他们,不然还以为我们家好欺负”。
大牛娘已经接过了大牛的担子,闻言回头劝解。
“嫂嫂,永生娃说的对,不用让着他们,不然他们会爬到你头上欺负你”。
回到家,父亲插了大门梳理买回来的物资,三十斤大米装了半桶,十斤面粉和其它物资装了一桶,三百六十文钱,花了二百一十文,有些心疼,但都是儿子挣得,觉得脸上非常有光。
“他娘,还有一百五十文,找地方藏着,这可是三十斤白花花的大米呢”。
“分家的时候家里还有十八文,该买的都买了,年前就不花了,等着谁家杀猪买点肥肉,过年的时候包饺子”。
二斤猪板油,母亲割了一块用大锅卤了,熬了半颗白菜,香喷喷的十分诱人。
习惯了下午睡觉,吃完饭又脱鞋上炕了,小舒睡不着,坐在桌子跟前小声翻弄着大牛娘给的糖果,数了很多遍了,十五块,自己最多吃五块,剩下的等哥哥吃完了再拿给哥哥。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爹娘脸上的笑容明显增多了,还有三天过年了,李永生决定再去搞点年货。
吃完早饭,李永生拿着两个麻包带着妹妹来到大牛家,大牛娘看着李永生眼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孤苦的娘俩终于能过个富足的年了,都是永生娃娃的恩赐。
“永生,吃饭了么?我给你们盛粥喝吧”!
李永生找凳子坐下,把妹妹揽在了怀里。
“婶婶,不用管我们,刚吃完了,今天天气不错,一会我带着大牛再去趟河里,搞点鱼过年吃”。
张大牛急匆匆的喝完粥,他不想让永生哥等他,以往永生哥很少进家门,更别提等他了,都是喊一嗓子就走,自己无论在干什么,都得赶紧跑出去追。
大牛娘目送三个孩子出了门,目光中全是感激,村子那些嚼舌根子的都说大牛傻,孩子们没有喜欢和大牛玩的,永生娃病好了不但还带着大牛玩,还分鱼分钱,并没有看不起的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应当理得,大牛娘感觉的出来,永生娃长大了。
“永生哥,往哪里去啊”?
“往西走,昨天去集市我看到了三个大湾子,挨着试一下”。
湾子比较远,离村子最少有二里多路,李永生拿着扫把,走走停停检查河边有没有气泡。
“小舒,累不累”?
“哥,不累的”。
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地方,三个湾子,两个在石桥这边,一个在石桥的西边,大牛抢过扫帚开始扫雪,湾子比之前的都大一些,李永生和大牛轮换着扫。
石桥是过河的要道,虽然河面上结了冰,行人可以安全穿越,像牛马车或者推车还是要走正路的,不时有人车路过,不知道这三个孩子在河面上发什么疯,大人看到了估计要揍屁股了吧!
第一个湾子没货,不过第二个湾子有些气泡,李永生没着急下锤,拖着扫帚去了第三个湾子,这里气泡多的话第二个湾子就放弃了。
有些失望,满头热气的扫完第三个湾子,啥也没有,还是得回桥东第二个湾子。
两人轮换着砸锤,大牛更专业一些,他不想让永生哥出力,一是永生哥病刚好了,二是永生哥脑子好使,脑子好使的人就应该指挥。
三个孩子没注意,一辆牛车过了桥南停了下来,一只手掀开了车帘子,坐在车里张望着河里。
“小舒,抄网”。
妹妹把抄网递上,李永生紧紧的盯着冰面。
“大牛,砸开了马上后退,别把鞋子和裤子弄湿了”。
噗!
圆形冰面一沉,大牛拿着锤子凿子立即后退,放下家伙站在永生哥旁边,万一鱼多了炒的次数多他要接手的。
冰面上刚上来的鱼还在蹦哒,但大多数都已经冻硬了,幸亏积雪很厚,不然被溢上了的水粘住了结冰,还得用凿子往下抠。
“小舒,回去喊爹娘,让娘把大牛的娘也喊过来,多带东西,就说打了上百斤的鱼”。
小舒小跑着走了,先是上了岸,然后顺着河堤往回跑,李永生一直用目光注视着,直到妹妹跑回了村子。
李永生挨着雪面上的鱼扒拉了一遍,最大的四五斤,小的和昨天那些差不多,大鱼放一堆,一斤以上的有二十多条,一斤一下的放在一起,刚划拉完,手里还拿着条奇怪的红鱼,脑袋里突然叮的一声响。
“恭喜你,获得兑换物种,兑换系统开启,是否兑换红星鱼,此红星鱼重五百三十克,可以兑换五个积分”。
李永生愣了,兑换系统?一条鱼五个积分,脑海里显示出一个商铺,一级系统,兑换物品只有简单的几种物品,大米,馒头,盐巴和花生油,一斤大米需要五个积分,一个馒头需要一个积分,一斤盐巴二十个积分,一斤花生油五十个积分。
李永生看着手里的红星鱼欲哭无泪,合着这条鱼只能换一斤大米或者五个馒头啊!
默默的拒绝了兑换,试了试其它的鱼,都不行,看样子系统口味刁钻啊!不过好歹给了个系统,不知道什么能够兑换,估计绝不止红星鱼一种,或许猎物草药啥的也可以的。
张大牛感觉永生哥有些奇怪,这是没见过鱼么?怎么还一条条的拿来查看啊!
“永生哥,我娘和你爹娘都来了”。
父亲挑着担子,担子上是两个木桶,母亲和大牛的娘都拿着麻包,后面跟着小舒,小跑着顺着河堤过来了。
“永生,这么厉害,我们发财了”。
“生儿,累不累”?
“大牛,怎么抓了这么多啊”!
“爹,娘,婶婶,装起来,回家再分配”。
三个大人顾不得惊讶了,赶紧装进了木桶和袋子,一百多斤鱼,父亲挑了七八十斤,母亲和大牛母亲各自背了二三十斤,大牛包揽了带来的工具,李永生牵着妹妹的手,外面都是大雪,又到了午饭的时间了,没有人发现。
进了李永生家的院子,本来想在院子里分配,院墙太低了,只能进屋分配。
李永生把鱼分成了三份,妹妹虽然去的时候只拿了个抄网,但也得算一个,不过给大牛的一份相对大一些。
“永生娃,大牛说了,鱼是你找的,办法都是你出的,大牛只是跟着凑了个热闹,给我们两条小点的就行,以后继续带着大牛玩”。
见大牛的娘说的真切,李永生心里还是有些佩服的,起码这人不贪,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婶婶,别推辞了,大牛是我兄弟,小舒出力小一些,但也参与了,分成三份公平合理,赶紧拿回家吧!别让人看见了,不然河里明天肯定全是冰窟窿了”。
“大牛娘,要是吃不上,明天我们一起去平安乡的集市卖了吧!我们姐妹俩一起,路上有个照应”。
大牛娘眼含泪水,日子过得太苦了,没想到这次沾了永生娃的福气。
“嫂嫂,我就留些小的烤了给大牛吃,明天走的喊我一声,卖了换点盐巴和大米”。
大牛娘背起袋子回头看向了李永生。
“永生娃,这次谢谢你了,婶婶和大牛这个年好过了,明天给你买糖果吃啊”!
李永生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大牛把工具带上。
等娘俩出了门,母亲把大门插上了,回来看着满地的鱼笑开了花,恨不得搂过儿子亲几口,父亲也满面笑容,自从被赶出祖宅,两口子还没这么高兴过。
“他爹,这些鱼能卖多少钱啊”?
父亲没有回答,反而看向了大儿子。
“永生,过年我们买不了多少年货,多留几条给你补身子吧”!
“爹,你先说说鱼价吧”!
“一斤以下的便宜些,这一堆估计能卖几十个铜板,一斤以上的按条卖,过年要祭祖,越大越值钱,这一堆怎么说也能卖个一百多铜板吧”!
“爹,娘,今晚用小鱼烧一锅鱼汤,大家都喝,明天全部卖了,我找到找鱼的办法了,以后吃鱼有的是机会”。
“大牛知道你怎么找鱼的么”?
母亲有些担忧,看着儿子继续说道:
“娘不怕他知道,就怕他被人问出来”。
“娘,放心吧!我和大牛交代过了,他听我的”。
母亲看向了小舒,妹妹赶紧摇头。
“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哥哥可厉害了,我也不会乱说的,祖宅那里都不会说”。
母亲松了口气。
“他爹,这次被逼出祖宅,乡亲们帮了不少的忙,要不留一些~”。
父亲叹了口气。
“没法解释,等以后吧!先置办些东西过个年再说,恩情慢慢的还,我觉得永生肯定有大出息的,以后有机会的”。
把准备卖的鱼又装进袋子里,放进了院子的雪堆里,母亲给两人兑了温水洗手吃饭,李永生仔细的搓了搓,手上全是鱼腥味。
这次是真累了,吃完白菜鸡肉就钻进了被窝,搂着妹妹又睡了一个下午。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为了明天谁去平安乡犯了难,母亲要去买些针头线脑,七八十斤鱼挑着太累,父亲单独去的话,和大牛的娘一起难免遭人闲话,最后还是李永生拍板了,一家人都去。
天还没亮,母亲就去拍大牛家的房门了,两家都早早的吃了饭,东方微明的时候就出发了。
大牛和母亲轮换着挑担子,李永生父母也轮换着挑,父亲挑的时间多一些。
十多里路,路上全是积雪,两家人都很兴奋,这可是关系到吃饱肚子的大事,担心卖不出去或者鱼价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奋中又带着些忐忑。
到达平安乡刚刚日出,集市上已经人头攒动了,早摊上的小吃应有尽有,两家人只能看着咽口水。
来到鱼市,发现大家摆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小鱼,大鱼很少,李永生转了一圈,鱼价很贵,完全不像父亲说的价格,可能是临近年关的原因,鱼市上的买卖人看着两家摆出来的鱼非常羡慕,纷纷打听在哪里捕的,父亲老实巴交的不会撒谎,李永生一句大山跟前解决了一切烦恼。
李永生满脸佩服,婶婶不简单啊!怪不得穷上那个样子还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出门还带着方巾,这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啊!
四块银子,大牛娘都掂量过,并报出了大约重量,大的一两半,三个小的都是半两上下。
李永生从三块较小的银子中挑了两块相对大一点的。
“婶婶,这是大牛的,鱼已经分好了,抄网里面的是你家的”。
看着加起来明显超过一两的银子,婶婶明显破防了,眼睛里有些湿润。
“永生娃,给大牛一块最小的我们就满足了,大牛也就是有把子力气”。
李永生把两块银子塞进婶婶的手里。
“说好了我们是兄弟的,快收起来,别外传”。
大牛娘带着大牛和鱼走了,出了屋子终于还是没忍住眼泪,背起了抄网没敢回头。
“娘,收起来啊!这是差不多两贯钱呢,也就是差不多两千枚铜钱”。
母亲拿着银子的手有些颤抖,她不知道这两块银子能买多少东西,也不知道两千铜板能买多少大米,但买几百斤应该没有问题吧!全家终于不用挨饿了。
“他娘,友庆爹喊我明天我帮着杀猪,等杀完了你去割一些,多割,我们家也过个富裕年”。
母亲白了父亲一眼。
“都是孩子辛苦赚的,买点够包饺子的就好,得给孩子攒了娶媳妇”。
李永生已经开吃了,放了板油的鸡肉炖白菜,稀粥也比之前绸了很多,太香了,小舒碗里也有,不过是鸡皮和自己不吃的那些东西,趁着父母不注意,李永生给妹妹迅速夹了两筷子鸡肉,然后严厉的看着妹妹示意赶紧吃,小舒不敢违抗哥哥的意思,心里暖暖的,几筷子把嘴里塞得满满的了。
家当超过了两贯,光买大米的话能买四百斤,全家人超级兴奋,吃完饭根本没有睡意,黑灯瞎火的躺在炕上床上闲聊。
“生儿,你说河里还有鱼么”?
“他爹,脑子糊涂了是吧!这么大的河还能没鱼么?怎么着,你也要和孩子学个本事抄鱼去”?
“爹,有鱼,不过不好找,天气太冷了,上下四五里地的地方也就找了两个大鱼窝子”。
“唉!爹贪心了些,刚才竟然想每天能卖几百文该多好”。
啪!
应该是爹被娘打了一巴掌。
“他爹,快醒醒,别做白日梦咯,两贯多的钱都是生儿赚的,早点睡明天去帮着杀猪,能赚两块猪血呢”。
“对了,早睡,吃完饭你带着钱过去,银子别动,其它的都带上,生儿也去,看中了什么买什么,我们过个肥年,等化了冻我就去摆弄田地,再问村正要点荒地开荒,一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屋子里逐渐安静了,李永生盯着屋顶发呆,调出来系统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级系统就能换这几样子吃的,很想看看二级能换什么好东西,不过需要总分达到了一万分才解锁,十斤红星鱼才能换五十分,这光抓红星鱼的话需要两千斤啊!不止如此,还得自己抓了没人再换,好难啊!
父亲清早就走了,母亲用猪板油炖了条两斤多的青皮鱼,李永生在父亲刚走的时候就醒了,根本不想起,千滚豆腐万滚鱼,等炕头烧的火热了,趁着热乎气穿上了衣服。
吃完早饭,母亲端着个大碗,一百多个铜板都带上了,李永生拉着妹妹跟在后面。
穿过了半个村子,进了一家院子看到了杀猪的现场,大肥猪已经开膛了,有忙活着洗下货的,有清理现场的腌臜的,还有一群人围在四周,应该都是来买肉的。
“永生哥,来了啊”!
张大牛手里抓着个手巾,鼻涕冒出来就会擦一下,永生哥既然嫌弃鼻涕,那就必须注意了。
“婶婶,准备割几斤啊”?
“永生,一斤就够了,明天包顿饺子,多包点,吃到初二”。
“丧门星,还有脸吃饺子”。
大过年的,不和谐的声音非常刺耳,院子里的人都看向了这边,大牛娘的脸色瞬间煞白,大牛紧握着双拳,看着说话的老太太一脸愤怒。
想起来了,说话的老太太就是大牛的奶奶,嫌弃大牛娘克夫,把娘俩赶出了家门。
不顺眼的人真多啊!李永生看到又进来了一群,自己的奶奶连同母亲的四个妯娌,物以类聚,除了二伯母凑近看猪肉,另外三个妯娌和奶奶很快和大牛的奶奶达成了一片,叽叽咕咕的看着这边,眼里全是鄙夷。
见大牛娘想要转身,李永生突然开口了。
“婶婶,现在走了他们更得意,甭管她们犬吠,多割肉,羡慕死她们,过了年我还带大牛捞鱼,放心吧!以后我们两家不会再缺钱花的”。
婶婶摸了摸李永生的脑袋,终究是没转过身去。
“永生,婶婶知道你为了我们打抱不平,刚才的话以后尽量不要说,哪怕她们畜牲不如,不尊老的孩子总是要受些白眼的”。
友庆娘从屋子里出来了,招呼着几家帮忙的家人进屋,母亲端着碗跟着进去了,没过一会端了两块猪血出来了,老太太看着很不顺眼,以往这猪血要归她分配的,如今分家了,只能看看。
“娘,一家子穷鬼,过年也就吃点猪血了”。
母亲回头看了大嫂一眼,把兜里的布包掏出来,放在手里晃了晃,发出了叮当的声音。
“永生,过来”。
奶奶一家有些惊讶,有钱?一包全是铜板?
“我先回去,这里是一百六十八个铜板,看中了什么买什么”?
母亲给永生打了个眼色,端着猪血出了院子。
大伯母脑子转的最快。
“娘,一定是他们家分家前攒了私房钱”。
说完又看向了李永生手里的布包。
“永生,和大伯母说实话,是不是你娘偷偷藏的”?
李永生一脸惊讶,摆出一副呆呆的样子。
“大伯母,分家的时候我家一个铜板没有,上次我们去平安乡集市遇到了王员外,他老人家说冤枉了我爹,给我们家送了五百文钱呢”。
嗡!
院子里乱套了,大人孩子的都被五百文震惊了,孩子想的是五百文能割多少肉,大人们都若有所思,看样子这个王员外不糊涂啊!
“三弟,你就同意了吧!不然我们老李家还有希望么”?
一个假惺惺的男人的声音。
“全会,这事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为了我们李家的未来,为了你大哥能高中状元,不过你放心,你大哥中了状元不会忘了你的”。
一个苍老的男人的声音,说的斩钉截铁。
“你们还有人性么?永生还在昏迷,他爹万一被抓走了,我们一家怎么活啊”!
这次是个女人的声音,应该是那个一言不发的老三的媳妇,只是永生怎么那么耳熟呢?
卧槽,我不就是李永生么?不会说的是我吧!什么情况,自己不是死了么?明明记得出急诊的路上被闯红灯的水泥罐车压成了饼子,这是地府?还是穿越了?
李永生躺在床上没有睁眼,被窝里的手上有两只小手在揉搓,似乎是想把自己冰凉的手搓暖和了。
旁边的人还在争吵,李永生听明白了,老三,也就是自己的爹,要被家人强迫顶包了,爷爷奶奶和大伯是主角,旁边还有七八个敲边鼓的,有老四和老五,还有母亲的几个妯娌。
“够了”!
老爹终于爆发了,老实人不发火,发火以后大家都老实了。
“老三,你~”。
“老四,老五,你们既然这么想给大哥脱罪,自己怎么不去承认呢?永生还没醒,醒了再来找我,谁要是吵到了他别怪我不客气”。
一个娘娘腔的声音响起。
“郎中不是说让准备后事了么?三哥,别坚持了,你要是出了事,我们会帮着料理永生后事的,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嫂子和小舒大家也会照顾的”。
啪!
“李全营,你敢诅咒永生,我打死你”。
“爹,三哥打我,这又不是我说的,是郎中说的”。
屋子里又响起了爷爷的呵斥声,老五是不正经了点,除了老大是最心疼的小儿子,自己都没舍得打过,老三这个榆木脑袋竟然敢动手。
乱了套了,爹在怒骂,母亲在哭,爷爷奶奶在呵斥,大伯装模作样的劝兄弟和睦,叔叔和几个妯娌都在不断的指责老三,只有坐在床沿上的孩子默不作声,一遍一遍的给自己搓着冰凉的手。
“啊!永生睁眼了”!
李永生本想偷看一眼这奇葩的一家,结果被眼尖的五婶婶看到了,尖利的声音立即让屋子安静了。
爹娘顾不得和家人争吵了,瞬间扑到了床前。
“永生,永生,醒了么,快睁眼看看爹”。
“永生,快看看娘”。
听见两个疲惫中充满了担忧的声音,反正已经暴露了,李永生慢慢睁开了眼睛。
“爹,娘,怎么这么吵啊”!
“你们出去吧!永生大病一场,需要休息”。
爷爷说话依然斩钉截铁。
“那不行,这事必须定下来,王乡绅和王童生还在前院等着呢”。
李全会这会儿只想赶人,面对家人的背叛和冷血也是心凉了。
“我同意了,玉佩放下,一会我会出去交待,你们赶紧出去,晚一刻我就反悔”。
一家人喜形于色,大伯赶紧把玉佩放在了桌子上开溜,还打了个手势让大家噤声出去。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李全会眼里只有床榻上的孩子,理都没理桌子上的玉佩。
母亲握着李永生的手说话了,儿子醒了是天大的惊喜,一个没注意孩他爹竟然答应了,木已成舟,现在再去反悔也不可能了,家人能把他们一家吃了。
“当家的,你怎么就答应了呢?你要是坐了大牢,我们娘仨不得被他们挤兑死啊”!
李全会叹了口气,摸了下儿子的额头。
“坐大牢就坐大牢吧!生儿刚刚醒了,可不敢任他们在这里吵吵,永生,感觉怎么样”?
李永生虽然做为“过来人”,也有些佩服这位“父亲”,为了孩子,这样的事也敢顶包,早知道自己不睁眼了,害了他啊!
“爹,娘,我没事了,就是全身没劲,爹,不要去顶包好不好”?
李全会摇了摇头:
“生儿放心吧!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必须做到,我言语恳切一些,说不定王乡绅一家能放过我”。
李全会拿着玉佩出了房门,母亲喊了一声,站起了身子后又有些犹豫。
“娘,不用管我,你快去看着点,想办法帮爹躲过这一劫”。
李永生听出来了,父亲李全会比较木讷,母亲还好,硬核一些。
母亲犹豫了片刻,摸了摸李永生的额头,给掖了下被角。
“小舒,照顾好哥哥,娘马上回来”。
李永生看着母亲出了房门,低头看向了坐在床沿上的妹妹,发现妹妹竟然在瑟瑟发抖。
“小舒,怎么了?冷么?冷就上来,盖着被子暖和”。
听见哥哥竟然叫自己小舒,妹妹更害怕了。
“哥,小舒以后听话,你别打我了好不好”。
李永生有些无语,努力的融合了些之前的记忆,这个家伙到底混蛋成什么样子啊!亲妹妹都打,看样子还打的不轻,活该一病呜呼了。
李永生把妹妹的手抓在手里,小手上满是血口子,看着就感觉很疼,不出意外,应该是洗衣服洗的,这又是前院又是后院的,不应该是个富户么?怎么大小姐还要洗衣服啊!
想想刚才一屋子人的打扮,不对,富户哪有这么穿的,不会都是泥腿子吧!自己不想种田啊!
继续努力融合记忆,希望破灭了,前院后院只是家庭大而已,全是土胚麦秸房子,标准的农户,不对,大乾朝,古代好像没有个大乾朝啊!
李永生累了,这家伙脑子里全是偷鸡摸狗捞鱼摸虾,人才啊!
正事知道的不多,朝代是大乾朝,大乾朝之外还有别的国家,最远去过平安乡,现在住的村子叫永乐村,家里在村子里也算得上大户,也就是家庭人口多,土地稍微多点而已,还是吃不饱。
自己应该是架空了,不熟悉啊!要是唐朝宋朝之类的还好,到这里是两眼一抹黑啊!
前院似乎没有发生争吵,也不知道爹娘怎么样了,虽然没有半点关系,但毕竟占据了人家宝贝疙瘩的身体,可惜自己浑身无力帮不上忙。
饭已经做好了,父亲等着孩子们回来一起吃,见儿子真的抓到了鱼,还不少,脸上充满了惊讶。
母亲进了屋子给孩子兑温水洗,脸上全是骄傲。
“他爹,永生厉害吧”!
“厉害,他娘,晚上烧鱼汤给永生喝,给小舒也喝一点,这些鱼补身体比鸡肉还好”。
“永生,想喝么?和娘这就给你烧”。
李永生擦了擦手,坐在桌子前准备开吃,活动量不小,竟然感觉到饿了。
“娘,先吃饭吧!晚上再说,吃完饭我找大牛再去抓一些,全家都吃”。
父亲张了下嘴没说什么,母亲脸上有些担心。
“生儿,要不明天在抓吧!不累么”?
李永生已经开始扒拉白菜鸡肉了。
“娘,不累,活动一下感觉舒服些,长力气了”。
见母亲还有些担心,李永生继续说道:
“娘,不着急去,吃完饭我和妹妹上炕暖和一会,休息好了再去”。
一碗放了盐豆子配咸菜丝的稀粥,一碗白菜炖鸡肉,吃完感觉身上暖和了,还是稍稍有些疲乏,等爹娘吃完了赶紧脱鞋上炕,被窝里暖暖的,妹妹也上来了,两人挤在被窝里,没过一会就进去入了梦乡。
再睁眼的时候已经黄昏了,屋子里香味弥漫,母亲已经把鱼炖上了,妹妹应该早就醒了,正在炉灶三个烧火。
“永生,娘见你睡的好没喊你,你现在身体还是虚弱,明天再去抓鱼也行,一会起来喝鱼汤吧!闻着可香了”。
“娘,我爹呢”?
“挑水去了,天阴的厉害,可能又要下大雪了,得把水瓮装满”。
母亲没舍得全炖,只炖了一条大的和三条小的,不熬白菜了,炖完鱼又熬了半锅稀粥。
开饭了,一条大鱼和两条小鱼盛进了李永生的碗里,妹妹只有一条小的和半碗鱼汤。
“永生,快趁热吃,吃完了我在给你盛汤”。
鱼肉很鲜美,不懂为什么没有捞的,见妹妹贪婪的吃着鱼肉,李永生心里有些难受,大鱼吃了一半,小鱼吃了一条,等妹妹喝完了最后一口鱼汤,把两个人的碗换了过来。
“小舒,你吃鱼肉吧!太腥了,我喝鱼汤”。
母亲有些惊讶,见儿子自己盛了鱼汤,喝着稀粥有些疑心,不应该啊!河里的鱼没有很腥气的,大病初愈的关系么?
父亲夹了根咸菜丝,咬了一块剩下的又扔进了稀粥碗里,眼中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湿润。
“小舒,哥哥不喜欢,你快吃吧!别凉了,他娘,下次再炖多放点油,没油才显得腥气”。
母亲没看出来问题,心里有些为难了,全家就分了半坛子油,也就有三四斤的样子,做鱼本来就用油多,还得吃大半年啊!
两碗鱼汤,李永生仅仅喝了一碗,就着咸菜喝了碗稀粥,满意的拍了拍肚皮。
“吃饱了,你们喝了吧!明天吃白菜”。
母亲还想说点啥,被父亲扯了下衣袖。
“别留了,去拿两个碗,我们分一下”。
母亲看到父亲的眼色也明白了,心中很受感动,一人半碗,小舒给两人碗里加了块鱼肉,很香,比闻着味道更香,母亲低下头,感觉掉进去眼泪的鱼汤咸了些。
一夜无话,昨晚又下了场大雪,清早已经放晴了,李永生兄妹吃完早饭就去了大牛家,大牛正在吃饭,同样是两碗稀粥,大牛碗里绸一些,大牛母亲碗里的稀粥能照出影子。
“永生哥,小舒妹妹,去抓鱼么”?
李永生把激动的大牛按了下去。
“吃饱饭再去,不着急”。
大牛娘用筷子夹了块小鱼块。
“小舒,尝尝,婶婶放了盐烤的,可香了”。
小舒没接,看了眼坐在一边的哥哥。
“谢谢婶婶”。
李永生接过来递给妹妹,小舒虽然吃过了早饭,但一点也不耽误她拿着小口的啃,大牛娘又递给李永生一块,确实很香,和烤咸鱼差不多。
“婶婶,好手艺,就这用盐腌了干烤么?要不要放油”?
张大牛狼吞虎咽的吃饱了,第一次让永生哥等着自己,感觉有些过分了。
“永生哥,我吃饱了,我们家早就没有油了,盐巴好像也不多了”。
大牛的娘一直在微笑,不过笑容里难掩些苦涩。
听着大牛的叨叨下了河,积雪更厚了,去昨天抓鱼的冰洞看了一眼,重新冻上了,没有新的气泡。
李永生继续带着两人找回弯,不过今天不太幸运,连续扫了七八个湾子都没看到气泡,已经走出去村子二三里地了。
“哥,要不回去吧”!
“小舒,累了么?累了我背你”。
一句话让妹妹动力十足,以往自己敢叨叨,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
“不累,我怕你累着”。
李永生看见前面还有几个大回水湾,决定再瞅几眼,实在没有再回去往下游寻找。
张大牛已经扫不动雪了,怕引起永生哥的不快一直咬牙坚持。
“大牛,给我扫把,我扫一会”。
李永生不由分说的抢过了扫把,张大牛直起腰嘴里喷着热气。
“卧槽”!
“怎么了永生哥”?
“大牛,下面有货,玛德,都藏在这里啊”!
李永生把湾子的雪都划拉了一遍,找到气泡最密的位置,拿起锤子凿子开整,大牛休息够了就轮换,用了半个小时,噗的一声,圆形冰块脱离了冰面,李永生接过妹妹递过来的抄网塞进冰底,下面的水漫了上来。
李永生手持抄网死死的盯着窟窿,来了,还不小那。
哗啦啦!哗啦啦!
一抄网一抄网的往上翻,翻了十多抄网了,里面还有,妹妹已经高兴的手舞足蹈了,张大牛满脸呆滞,永生哥牛啊!自己扫了一上午都不行,永生哥扫了一次就好了,果然不愧是自己的永生哥呐。
“大牛,来,我教你”。
李永生不确定以后还好不好找鱼窝子,今天有多少要捞多少。
把抄网塞进大牛手里。
“伸进去,反复反转,猛的提上来,再伸进去旋转”。
大牛其实已经看的眼热了,也学的差不多了,闻言心里激动的一批,快速反转着抄网,一下,两下,直到筋疲力尽后没有水里再也捞不上来一条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