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小说 女频言情 李元洛洛夫洛夫结局免费阅读诗歌里的长沙番外
李元洛洛夫洛夫结局免费阅读诗歌里的长沙番外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洛洛夫洛夫的女频言情小说《李元洛洛夫洛夫结局免费阅读诗歌里的长沙番外》,由网络作家“刘羊、风别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君问归期归期早已写在晚唐的雨中巴山的雨中而载我渡我的雨啊奔腾了两千年才凝成这场大雪落在洞庭湖上落在岳麓山上落在你未眠的窗前雪落着一种复杂而单纯的沉默沉默亦如你案头熠熠延客的烛光乍然一阵寒风掠起门帘我整冠而进,直奔你的书房仰首环顾,四壁皎然雪光染白了我的须眉也染白了我们心之中立地带寒暄之前多少有些隔世的怔忡好在火炉上的酒香渐渐祛除了历史性的寒颤你说:酒是黄昏时归乡的小路好!好!我欣然举杯然后重重咳了一声带有浓厚湘音的嗽只惊得窗外扑来的寒雪倒飞而去你我在此雪夜相聚天涯千里骤然缩成促膝的一寸荼蘼早凋花事已残今夜我们拥有的只是一支待剪的烛光蜡烛虽短而灰烬中的话足可堆成一部历史你频频劝...

章节试读


洛夫
湖南大雪
—赠长沙李元洛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君问归期
归期早已写在晚唐的雨中
巴山的雨中
而载我渡我的雨啊
奔腾了两千年才凝成这场大雪
落在洞庭湖上
落在岳麓山上
落在你未眠的窗前
雪落着
一种复杂而单纯的沉默
沉默亦如
你案头熠熠延客的烛光
乍然一阵寒风掠起门帘
我整冠而进,直奔你的书房
仰首环顾,四壁皎然
雪光染白了我的须眉
也染白了
我们心之中立地带
寒暄之前
多少有些隔世的怔忡
好在火炉上的酒香
渐渐祛除了历史性的寒颤
你说:
酒是黄昏时归乡的小路
好!好!我欣然举杯
然后重重咳了一声
带有浓厚湘音的嗽
只惊得
窗外扑来的寒雪
倒飞而去
你我在此雪夜相聚
天涯千里骤然缩成促膝的一寸
荼蘼早凋
花事已残
今夜我们拥有的
只是一支待剪的烛光
蜡烛虽短
而灰烬中的话足可堆成一部历史
你频频劝饮
话从一只红泥小火炉开始
下酒物是浅浅的笑
是无言的唏嘘
是欲说而又不容说破的酸楚
是一堆旧信
是嘘今夕之寒,问明日之暖
是一盘腊肉炒《诗美学》
是一碗鲫鱼烧《一朵午荷》
是你胸中的江涛
是我血中的海浪
是一句句比泪还咸的楚人诗
是五十年代的惊心
是六十年代的飞魄
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沙沙之声
嘘!你瞿然倾听
还好
只是一双钉鞋从雪地走过
雪落无声
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
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
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
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
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
春天睡了而种籽醒着
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
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
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
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
雪落无声
夜已深
你仍不断为我添酒,加炭
户外极冷
体内极热
喝杯凉茶吧
让少许清醒来调节内外的体温
明天或将不再惊慌
因我们终于懂得
以雪中的白洗涤眼睛
以雪中的冷凝炼思想
往日杜撰的神话
无非是一床床
使人午夜惊起汗湿重衣的梦魇
我们风过
霜过
伤过
痛过
坚持过也放弃过
有时昂首睥睨
有时把头埋在沙堆里
那些迷惘的岁月
那些提着灯笼搜寻自己影子的岁月
都已是
大雪纷飞以前的事了
今夜,或可容许一些些争辩
一些些横眉
一些些悲壮
想说的太多
而忘言的更多
哀歌不是不唱
无奈一开口便被阵阵酒嗝
逼了回去
江湖浩浩
风云激荡
今夜我冒雪来访
不知何处是我明日的涯岸
你我未曾共过
肥马轻裘的少年
却在今晚分说着宇宙千古的苍茫
人世啊多么暧昧
谁能破译这生之无常
推窗问天
天空答以一把彻骨的风寒
告辞了
就在你再次剪烛的顷刻黑暗中
我飞身而起
投入一片白色的空茫
向亿万里外的太阳追去
只为寻求一个答案
1988年5月8日
洛夫
洛夫(1928-2018),原名莫洛夫,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离乡去台湾,1996年移居加拿大。他潜心现代诗歌的创作,写诗、译诗40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出版诗集30余部、散文集6部、诗论集5部。1999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出版的诗集有《灵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众荷喧哗》(1976)、《因为风的缘故》(1988)、《月光房子》(1990)等。


长春巷纪事
1
像一条暴雨前,拱出地面的蚯蚓
它永远在地面蠕动
仿佛,永远有暴雨
即将来临
2
我不该说“永远”这个词
就像,我不该说“暴雨”这个词
那“即将”呢
它表示一种克制,还是预见?
当然,我觉得最不准确的
是第一个词,我为什么要说“像”
长春巷压根儿就是一条蚯蚓
从历史的泥土里钻出来
腹内全是土状黏液和腐败的菜叶
3
一条长得像长春巷的蚯蚓
隐藏在城市腹部
它爬啊,爬啊,想爬出来
却被蔡锷路和湘春路
联手挡住了去路
4
周围有五家医院:
湘雅一医院
湖南中医附二医院
长沙市立第一医院
省妇幼保健院
长沙市中心医院分院
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携带各种疾病
就像
参加一场盛大晚宴准备的礼物
它们争奇斗艳——
癌症、艾滋、脑萎缩、帕金森、禽流感……
这些扭腰翘臀的名模
将医生的病历本变成竞技的T形舞台
衣着裸露,媚眼四射
引得体温计、血压计、血管支架、理疗机、化疗机、超声波、心电图、化验仪、痒气瓶、电动按摩椅、人工关节、高频电刀、白衣天使、偷窥者……
阵阵尖叫
当我埋头修改一篇稿子的时候
有时从字里行间
突然传来凄惨的恸哭,弄得我
于心不忍。推开键盘
良久才发觉,那不是稿子被肢解
发出的声音,而是对面医院的
停尸房里,又多了一具遗体
他们的亲人大放悲声
“我们已经尽力了。”医生在一旁
搓着手。他剃着小平头
刚嚼过槟榔的牙齿有如黑客
早晨跟老婆吵过架,情绪未平
把垂危的生命放在这种人手上
正是通往临终的捷径
停尸房距离我办公室的直线距离
不到两百米,我得以时常
提醒自己:
我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人之一
5
附近有七家“温州按摩室”
温州当然属于中国,可这个词
并不代表什么,不能代表温州
更不能代表中国,它只是
这一类按摩室的名称——同样的门面
同样的灯光,同样的装饰
门口坐着同样的女人——透过玻璃
好像规矩工整、被人脱掉衣服的
塑料模特
她们的工作非常辛苦
每人背着两个充盈的白色袋子
和其他按摩设备,负责:
建筑工地的进度
脆弱婚姻的完整
童男子的青春期开发
纵欲者的能量释放,以及
各类玩家的技巧与心理好奇……
祖国啊,这依然是你的一片好山水
6
这里有两座教堂:
一座是建于1901年的天主堂
一座是比它小一岁的基督堂
它们既是兄弟,还是父子
在一大群破败建筑中
长着一副洋人样子,也因此
逃离“拆”的厄运
它们一个毗邻蔬菜市场
一个挽着温州按摩室的手
用蹩脚的汉语,一齐朗诵
孔子的名言:“食色,性也。”
上帝似乎后悔了对伊甸园
的整顿,不仅故意
把苹果扔到牛顿头上
还专门收集烂菜叶和被人啃过的肋骨
7
长春巷是一条外形简单、构造复杂的蚯蚓
居住在这里的人——
有丈夫有老婆有孩子
有走门串户的街坊
有老板有员工有下岗工人
有小摊贩有乞丐
有情人有二奶有小蜜有美女
有不明身份者
老板对老婆说:吃饭!睡觉!
对情人说:吃个饭,睡个觉。
对二奶说:吃饭吧,睡觉吧。
对美女说:吃吃饭,睡睡觉。
对小蜜说:吃饭饭,睡觉觉。
对孩子说:快吃饭!快睡觉!
对员工说:吃什么饭!睡什么觉!
8
文明单位矗立在历史的入口
它怀着对孩子的深情
对老人的敬意,对教育的热爱
对实业的诚挚,对利润的痴迷
对级别的尊重,对创新的渴盼
占地六亩的财富大亨
低调地倾听着街谈巷议
忍受汽车尾气的抚摸
与纸屑、浓痰、狗粪、潴水的亲昵
它自成格局,与世无争
享受先天的荣光和既定的秩序
这是一副早已摆好的棋盘
胜负已定,却永远下不完
你走其中任何一颗子
都不影响大局。有时
一对过路的老人,坐在棋盘两边
互不卖账想分个输赢
他们发现每一步都无效
挪动的棋子会走回来
就像推到山顶的石头
又滚回山脚,或者因用力过猛
打开的一扇门,又重新关上
并发出“砰”的一声
9
电动门像恐龙的嘴,不断开合
吞吐着零星的食物
它不愁吃不饱,车队、人流和物流
是家常便饭。暴饮暴食
使它除了这张嘴
整个身躯就是一只强大的胃
10
灵魂在幽暗中变色,仿佛
溜出墙角的苔藓。晾晒衣服的阳台
遮掩着晃动的眼影与窃笑
电话铃播下隐秘的种子,哈哈
今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
五分钟前匆匆外出的高跟鞋后面
跟着一枚便便大腹
昨天隔了七分钟
前天是十分钟……时光书
以诡异笔调,写下暧昧的一节
我们时而在汉字密集地带失踪
时而浮出水面,在舌头与嘴唇的区域
像细菌般被广为传播
有人红着脸半夜回来
有人黑着脸清晨出去
有女人逐个房屋寻找男人
有男人逐个角落躲避女人
有匿名信回来,不小心
碰上自己的名字
有邀请函出去,却碰不着
自己想找的人
11
你曾纵身跳进口水的深渊
搜索我的踪迹
人不见了,只留下一张笑容
挂在虚空
你拿回来,洗干净
却到处找不到那张适合的脸
12
我曾被众人的目光死死压住
就像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嘲讽是金
同情是木
捉弄是水
处罚是火
沉默是土
我无比珍视那沉默之土
给我以喘息之机
我从此出发,游走于不言的天地
在洞庭找到眉额
在黄山找到鼻梁
在太鲁阁找到下颌
在纳木错找到双眸
在蓬莱找到耳廓
在玉珠峰找到面颊……
我终于看到自己完整的脸——
被你捧在掌心
你存储于掌纹的那张笑容
冉冉升起。啊,我的日出
长春巷不落的太阳!
13
我常想,太阳是不是暴雨的镜像
它们其实是同一种天气
就像阴晴和圆缺
是同一种时间。爱情总得翻越
分离的山岭,总得渡过
误会与误差的河流,总得
跋涉无边无际的原野——
一棵挺拔的树
一根刚发芽的草
一条分岔的枝桠
一只孤单飞行的鸟
一群奔波迁徙的蚂蚁
它们是原野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原野
14
像一条暴雨前,拱出地面的蚯蚓
它永远在地面蠕动
仿佛,永远有暴雨
即将来临……
注:
《长春巷纪事》是长诗《原野》第十章,亦能独立成篇。

本名吴新宇,1967年生于长沙,1985年开始创作,1989年毕业于湖南师大政治系,出版长诗《原野》、诗集《穿着雨衣的拐角》,小说集《天堂的纳税人》、长篇小说《千年之痒》,长篇非虚构作品《他在改变教育》、《文坛边上》等十余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现为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编审、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张枣
麓山的回忆(四首)
红叶
赶路的风
就要经过那片树林
就要点燃
一簇簇
壮怀激烈的火
看吧
冬天逼来的路上
大火是怎样地燃烧着
麓山的回忆
你在山的下面起舞
不再跟其他的手臂牵连
天欲落叶,树欲啼鸟
阳光普照你的胸前
空气新鲜,你不怕
你的另一半会交付谁
谁是黑暗,水果的里面
谁是灯,开启之前
谁去山顶的上面
书未读完,自己入眠?
父亲
1962年,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还年轻,很理想,也蛮左的,却戴着
右派的帽子。他在新疆饿得虚胖,
逃回到长沙老家。他祖母给他炖了一锅
猪肚萝卜汤,里边还漂着几粒红枣儿。
室内烧了香,香里有个向上的迷惘。
这一天,他真的是一筹莫展。
他想出门遛个弯儿,又不大想。
他盯着看不见的东西,哈哈大笑起来。
他祖母递给他一支烟,他抽了,第一次。
他说,烟圈弥散着“咄咄怪事”这几个字。
中午,他想去湘江边的橘子洲头坐一坐,
去练练笛子。
他走着走着又不想去了,
他沿着来路往回走,他突然觉得
总有两个自己,
一个顺着走,
一个反着走,
一个坐到一匹锦绣上吹歌,
而这一个,走在五一路,走在不可泯灭的
真实里。
他想,现在好了,怎么都行啊。
他停下。他转身。他又朝橘子洲头的方向走去。
他这一转身,惊动了天边的一只闹钟。
他这一转身,搞乱了人间所有的节奏。
他这一转身,一路奇妙,也
变成了我的父亲。
湘君
纽约的脆的薄荷味儿:我突然
想起长沙的一条飘飘的红领巾。
但你说记不太清了。
我说,怎么,你真忘了,八〇年你
你还替我改成了一条游泳裤呢。
你想了想,摇摇头,说,真忘了。
然后你深深地向咖啡杯底张望。
不过,你脸色一亮,说,我还记得去游泳,
那时湘江的水真是清得钻心。
“鱼翔浅底”,我说。
“嗯”,你说。
那时你有志气,你又说,所以你帅,
所以你爱大吼出“临风骋望”的模样。
现在可真胖了,胖得……怎么说呢,
胖得有点见死不救了。
我们隔着桌子,忍着遥远。
哎,你说,你还记得
我们班的那个胖姐吗?她死了,好像是
骨癌。谁?我问。你说,就是那个黑里透红的,
叫沈仪的?
你摇摇我的手臂,好像我是死者。
你着急地说,哎,你怎么会想不起她呢?
她还教会你游蝶泳呢,你忘不了,她还三番五次
买“九嶷”牌香烟给你抽。
哪个胖姐?哪个?我在你脸上搜找着。
我印象里怎么完全没有这个人呢?
我着急地问,我着急地望着
咖啡杯底那些迭起如歌的漩涡,
那些浩大烟波里从善如流的死者。
2004
张枣
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1985年赴德留学,后长期寓居西方,获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哲博士,曾任教于德国图宾根大学,为欧盟文学艺术基金会评委和“当代中国学”通讯教授。21世纪初回国,曾在河南大学任教,后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10年因肺癌去世。出版有诗集《春秋来信》、《张枣的诗》,《中国文化现代性研究》(德文),主编有《德汉双语词典》《黄珂》等书。另有英语、德语诗歌和童话译作若干。出版译作有《史蒂文斯诗文集》(与陈东飚合译)、《月之花》、《暗夜》。张枣是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汉语诗人之一。


刘 羊
前不久,当代学者陈平原教授在一次讲学中指出:“文学艺术对城市来说是特别了不起的。谈北京不能离开老舍,谈湘西不能离开沈从文。好的城市让本地人心安,让外地人向往,很大程度是借文学达成的。”陈平原教授的这一观点让我想起了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和我正在做的这份工作,深以为然。
作为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城市,在一代代湖湘儿女的耕耘下,长沙正拥有越来越大的感召力和美誉度,获得了“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全国文明城市”等很多新荣誉,我们身处其中,自然“与有荣焉”。近些年来,在工作交往中,我经常要向来自国内外的朋友推介长沙,让他们了解长沙,喜欢长沙。在我看来,长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洲城完美组合,无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在她三千年来所有的标签当中,我始终排在第一位并引以为豪的还是“屈贾之乡”——这是长沙最初的美称,也是长沙最贵重的冠冕、最耀眼的光环。
作为一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处于文化落后、愚懦守旧状态的地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屈原、贾谊的到来,长沙乃至整个湖南的文脉会如何发展,长沙人乃至湖南人会有怎样的文化基因?好在长沙有幸,湖南有幸,我们正因为没有错过这两位巨匠,不仅湖南文学乃至中国文学都有了一块重要基石,而且湖南乃至中国的历史文明进程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正如著名学者钱基博先生在《近三百年湖南学风》一书中所言:“天开人文,首出庶物以润色河山,弁冕史册者,有两巨子焉。其一楚之屈原;其一宋之周敦颐。一为文学之鼻祖,一为理学之开山。”
屈贾之乡即诗歌之乡、创造之乡、忧患之乡。自从有了屈原、贾谊,这片土地就有了自己的歌喉,诗歌就像花草植物在湘楚大地生长,诗人就像白云飞鸟纷至沓来。他们来到长沙,生活在长沙,行走在长沙,歌吟在长沙,有的最后死在了长沙,把一切献给这片多情的土地。历代诗人们在长沙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长沙山山水水涂抹了绚烂的色彩。正因为如此,“湖湘清绝地”从来就是诗意盎然之地,长沙人乃至湖南人一生下来就是半个诗人。
长期以来,我们对古代诗人在长沙大地上留下的珍贵篇章的关注度和研究度是深入的,发掘和形成了《历代名人咏长沙诗词选》、《长沙名胜诗词选》等一大批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代诗人们的创造和成就。作为“屈贾之乡”的当代传人,他们的创作成果不仅代表了新的审美取向和趣味,而且正在塑造这座城市的时代气质。21世纪的长沙,依然需要诗歌之光的照耀和指引。
一年前的七八月间,正是长沙抗洪抢险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我和时任长沙市文联副主席的李小军先生常常碰面,除了谈工作,就是聊诗歌、聊文化、聊长沙。聊着聊着,很多观点不谋而合,很快就有了编辑《诗歌里的长沙》一书的想法。创意无限,贵在践行。哥俩说干就干,用一个盒饭的工夫草拟、推送了征稿启事,随即得到了广大诗友的积极响应,在“二里半诗群”公众号上推送了系列主题作品。小军兄不仅多才多艺,而且热情高,执行力强,很快就筹来了部分出版资金。尤为可贵的是,小军兄就像长兄一样对我爱护、信任有加,从不催促我的进度,从不对编辑工作指手画脚。这种信任和友谊既令我感动,也让我不敢稍加懈怠。
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谭仲池、何立伟、梁尔源、吴昕孺等众多老师的指导支持,他们对创意和诗稿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吴昕孺先生通读了书稿并校正了多处错误,著名图书设计师萧睿子先生亲自担任诗集装帧设计工作,在此一并深表谢忱。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从选题提出到交付出版尽管有一年多时间,但是由于本人视野、能力、精力均有限且日常事务繁杂,所有选稿、约稿、审稿工作都在业余时间进行,因此遗珠之憾不可避免,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也留待今后有机会加以订正和完善。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新时代劲风疾吹,气象万千。长沙,这座历三千年而愈发清绝的诗歌之城,正向每一个胸怀梦想、心怀诗意的人伸出双臂。
2018年7月30日于恒大书屋


谭仲池
致岳麓山
很久以前,我在登临岳麓山时,就想为她写一首诗。可一直没有动笔。直到今天,我心中的缪斯在呼唤我。于是在初秋的晚风吹拂下,我铺开了稿纸。
1
是从湘江里站起来的
肩扛一片蓝湛湛的天
双臂挽起奔腾 连绵的涌浪
山边红楼飘出的读书声 也浸染着
山的凝重 江的浩荡
我爱你 古老江城托起的
巨大的绿色屏嶂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满怀深情
给百万市民送去清新的呼吸
并以巍峨的雄姿 追赶腾飞的世纪
沿着弯曲的山路 盘旋的足迹
把欢乐 歌声 谈笑 向往 期待
全撒进花枝草丛里 让生活的微笑
岁月的喜悦 也带一些沉重和叹息
去湿润不褪色的春天
鸟儿在天空鸣叫飞翔 总是象云霞一样斑斓
是在欣赏山水州城的独特景色
还是在评说历史更加壮美而凝重的走向
抑或也在陶醉 人与自然 共同和谐
创造美丽家园的梦想
无法计算的长生苍苔 无以估量的人间想象
长眠于山峦深土的将军 壮士 仁人
还有在暮鼓晨钟里祈祷的法师 僧人
悠闲地在崎岖石径上蹦跳的山猫 野兔
可也在感慨沧海桑田的壮烈 奔放
那曾是赴汤蹈火 高举火炬的勇士呵
那曾是拯救民族于水火 用生命呐喊的灵魂
早已化成太阳辉煌里的万缕金光
早已化成大海奔腾里的闪耀浪花
也早已燃烧成爱晚亭枫林凝固的殷红
我不止一次地 和妻儿朋友
投入你的怀抱 投入你的血性时空
投入你神圣的气息 投入你宏阔的思维
去领略你自然的博大 生命的壮美
人生的意义和淡泊的情怀
朝晨 看太阳的光辉是怎样装点山川田园
夕照里 看晚霞是怎样梳妆江城的澄澈和宁静
午间 看江涛是怎样托着舟辑飞越
入夜 看月亮是怎样多情地在楼阁树梢微笑
还要听山风和江水是怎样诉说岁月苍桑的雄美
2
此刻 正是秋风送爽走向收获的季节
满坡枫树紧相依 又在孕育丰收的故事
纵然饮霜沐寒 也一定
要将江山红透 送祖国
一幅浓重的秋之画卷
天空好蓝有如江水碧透
山高云淡能极目千里
远古之幽 岁月之忆
全在秋色里和着脚下湘江的波浪
纵情奔流成永恒的诗意
毛泽东执卷 岳麓书院灯下夜读
枕浪凝月 虫声低迥
国难民忧就似夜雨人心头
携友踏浪湘江 挥动巨臂
向天放歌 惊涛拍打桔子洲
问苍茫大地 自是顶天立地主沉浮
千般曲折 看残阳如血
万般壮烈 挽苍山如海
终于迎来春色满神州
瑰丽诗章 光耀千秋
岁月流逝 满山花开雾中鲜
云横琼楼 雁越群峰
太阳凌霄 风自清润
翠滴歌稠阳光满路 彩色的梦
和着车流滑过盛开鲜花的滨江大道
清泉从岩石上飘下
捎走了零落枯叶的影子
岁月变得格外蓬勃
浪花在朗读山亭的神奇传说
风里摇曳的松竹呼唤着漫山锦绣
3
一座山 是城市不灭的长青灯
无限绿之光 无限风之情
奔涌的花之梦 飞翔的石之灵
沉淀的泉之秀 孕育的春之根
你真真切切的是长沙永远鲜活的青春
一座山 是城市不沉的航船
永远载着希望 永远载着坚轫
载着心之光 载着智之帆
载着文之魂 载着力之涌
你巍巍峨峨的是长沙永远高扬的旗旌
于是 我在想 倘若没有岳麓山
倘若没有湖湘魂 没有湘江浪
是否也会有横刀向天 独立昆仑
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 风暴雷霆
在古老的神州激荡汹涌 迥鸣
是否也会红霞万里 霜叶如花
是否也会装点关山 灿烂如锦
也会秋风今又换人间 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问岳麓山 我问湘江水
我问通天大道 我问日月星辰
2004.8.12初稿
2004.9.11二稿
于湘江之滨淡泊书斋